“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:不要看自己過于所當看的,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,看得合乎中道”(羅馬書12:3)。
在教會的肢體生活中,常常會出現很多的沖突,這些問題的根源往往就是我們不能正確地看自己。首先正確看自己是個人生命的度量,因為一個人的生命高度,在于對自我認識的深度。自從我們的始祖犯罪之后,我們的“自我”就受到污染,完全扭曲。具體表現為“自私”、“自利”、“自義”、“自是”、“自大”、“自負”、“自夸”、“自滿”等等。只有我們有正確的自我認識才能除掉這些生命中的雜質,使我們的生命更加圣潔。其次正確看自己是肢體生活的要素,因為一群人的融洽程度,在于對自己認識的透度。一群“非常自我”的人生活在一起必然會產生不同的沖突。可以說教會中的不和諧現象都是由自我太強的人造成的。可見“正確的自我定位”,即“正視自我”是肢體和諧相處的前提。
一、正視自我的必要
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是基督徒肢體生活中最容易造成問題的關鍵所在。首先會對別人論斷——在教會肢體生活中有一個毛病,就是我們都愛“看別人”。可以說教會最大的殺傷力就是專看別人的缺點而不是優點;不是對別人包容而是指責。指責別人的家庭、指責別人的行為、指責別人的事奉、指責別人的動機,只會認為別人不配、不好,從來都是別人的錯,只會看別人,不知看自己。耶穌對這種人提出了嚴厲的譴責:“為什么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,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?你自己眼中有梁木,怎能對你弟兄說,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?你這假冒為善的人,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,然后才能看得清楚,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”(太7:3-5)。其次會和別人攀比——一個愛“看別人”的人,最大的困擾就是“愛比較,好計較”。一比較就會埋怨神,嫉妒人;就會凡事對神不滿足,對人不滿意。就如葡萄園做工比喻中的那個早晨雇的工人,他看見晚上雇的工人得恩典,就對家主埋怨,對同工紅眼(太20:10-15)。
二、正視自我的意義
我們要正確的看待自己,冷靜的審視自己,客觀的判斷自己。“看”這個字在本節圣經中共出現了三次,如此反復強調,可見正視自我是何等的重要。那么什么是正確看自己呢?首先不要過于所當看的——“過于所當看的”就是不要自視太高,高估自己的意思。高看自己是我們常有的缺點,常常以為教會離開自己就會出問題。其次乃要看得合乎中道——“看得合乎中道”就是“以正確的視角看自己”。我們看自己不要看得高或看得低,乃要看得對或看得準。自我評估有三等級:偏高、偏低或正常。偏高的自估使我們自義,而有優越感,看別人不配;偏低的自估使我們自卑,而有失落感,看自己不配;正常的自估使我們自強,而有需要感,這樣的人既能看到自我的價值,也能看到自我的不足,才能和同工配搭事奉。基督徒高估自己或低估自己都是危機,這兩種極端對自己與教會都沒有益處。所以我們不要自視太高,也不要自視太低,要看得合乎中道。
三、正視自我的原則
我們如何才能正確看自己呢?就是必須按照合宜的標準。首先是以信心的尺度——“信心的尺度”是我們自我衡量的標準。當人有了正確的信心,自己就有了智慧的辨別的能力,才能看清自己恩賜的實際程度。當我們認識到自己的信心越大,屬靈的影響力就越大。而正確的信心不會使人驕傲,也不會使人自卑。這種信心會使我們認識到自己更需要信靠神。其次是從真神角度——我們看自己不是以自己,主觀的標準,乃是以真神,客觀的標準。這是一個放諸四海皆準,客觀公平的標準。神要我們按祂所給我們的不同信心來看自己。因此,神不要我們因為自己的信心比別人小而自卑,也不要因自己的信心比別人大而驕傲。從神的角度看自己會使我們找到自己在身體中所處的正確位置,也會使我們看到別人在身體中所處的正確位置,才能使我們在身體里,在肢體間合理的配搭,互相的扶持、幫助,建立主的身體。
今天無論是領袖,還是信徒都要改變那“看別人”的壞習慣,都要有正確“看自己”的好習慣。都要以客觀、屬靈的角度來自我認知、自我定位、自我修正,這樣才能使教會進入正常的肢體配搭服侍之中,使教會更合一,更復興。
TAG:正確 看待 自己
【作者簡介】
倪宏恩,曠野呼聲作者:男,漢族,1974年生于遼寧海城,1996年蒙恩,同年奉獻傳道。2007年授受牧師圣職。自從服事至今,渴慕圣道,喜愛文學解經,并開創《整全式研經法》。自2004年起,開始從事編著,和培訓門徒事工。主要編著有《實用祈禱學》、《實用研經法》、《實用解經集》等40余部作品。
贊助商鏈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