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,已經退休,你現在每天的主要工作是什么?大概率是帶孫子吧?這已經成為中國人民一個無形的定律。干了一輩子g e命,好不容易退休了,有房有錢有時間了,滿以為可以放下擔子好好享清福了,且慢,更重大的使命正在等著你,整裝待發吧。
帶孫子的爺爺奶奶還有一個稱呼——不拿工資的保姆。不僅不拿工資還要貼錢。自己舍不得吃穿,一毛錢都要省,但是給孫子買起東西來卻大手大腳。有些因為太辛苦,落下了失眠,神經衰弱,腰酸腿疼的毛病。想出去旅游幾天,還要請假,看孩子的臉色。
我有時候會問他們:何苦呢?你不欠他們的。辛苦一輩子了,也該替自己想一想了。大部分姐妹都會無奈的對我說:唉,不這樣又能怎么辦呢?我總不能看著孫子沒人管吧。這就叫心甘情愿。全因為愛。
有個姐妹,大學畢業沒幾年結婚了,生孩子了,索性自己辭職在家當起了全職太太。每天重復干著喂奶換尿布買菜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這些瑣事,什么事業,專業,愛好,價值……統統退位,在她的心目中,孩子就是最重要的。不知道她有沒有想過,將來如果這個孩子不懂事不聽話不孝順成不了氣候,而她青春已逝、斯文掃地、品味全無,甚至連老公也開始嫌棄她,豈不是要崩潰?但是現在她是聽不進去的。這就叫心甘情愿,全因為愛。
還有這樣一群即將步入中年的爸爸媽媽,他們每天非常辛苦的上班掙錢,壓力山大。把所剩無幾的業余時間全部交給了自己的孩子。早起為孩子做飯送孩子上學,晚上接孩子回家陪他寫作業,一直要寫到睡覺的時間。好容易等到了休息日,還要陪孩子去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培訓班補習班。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空間,大好的青春就這樣一江春水向東流了。
能不能改變一下生活方式呢?不能。大家都是這樣,如果你不這樣說明你不愛自己的孩子。這就是心甘情愿,全因為愛。
我要無奈地向你們致敬。弱弱的問一句,難道真的一定要這樣活嗎?真的無法改變嗎?答:還真沒有。
還有另外一群心甘情愿者讓大多數人覺得不可思議。他們是一些志愿者。如果說前面講的那些人都是為自己的親人孩子在忙碌、在辛勞,那么,這些志愿者則是為了一些素不相識的人在奉獻,在犧牲。
我的一個在銀行工作的老朋友,多才多藝,風華正茂的時候我們一起當團委書記。多年后相見讓我刮目相看,他一直在做慈善救助工作,而且已經形成規模,有組織有機構有定期活動有固定救助對象。他們幾乎每周都會去西安附近的郊縣農村,走進一個個孤寡老人、無人照看的重病人家中,為他們送去生活用品,食物,給他們打掃衛生,治病。有不少人都是癱瘓在床躺在屎尿中度日的病人,身上長滿褥瘡又臟又臭,他們卻不嫌。更讓我感動的是,他們并不是看一次兩次就不管了,而是長期照看。還為這些人爭取z /-府的福利和媒體的關注,呼喚社會更多的關愛。問他們救助資金哪里來?答:大家捐助的。
我被他們深深的感動了。需要說一句,我這個朋友他并不是基督徒。但相比起我們很多基督徒來說,我覺得我們需要慚愧,需要被震動,需要有行動。
愛可愛的人,為他們做出奉獻并不難,愛不可愛的人并為他們做出犧牲,尤其是和自己素不相識的陌生人,就非常不容易了。
促進人類文明不斷前進的不一定是科技,不一定是能源,不一定是智慧,不一定是生產力,而是愛,是永不止息的愛。這是怎樣的愛啊。
是包容的愛,包容一切的人,包括那些恨你的,逼 -/迫你的人。
是相信的愛,即便這地滿了罪,滿了欺詐爭斗仇恨冷漠,我們還是要愛。
是盼望的愛,即便我們勞苦受累,道路十分艱難幾乎走不下去,但是我們有盼望,因為有耶穌與我們同行。
是忍耐的愛。這世上從來沒有一帆風順,之所以能夠平安,只是因為我們在基督那里學會了忍耐,學會了像羔羊般的忍耐,在十字架上受鞭打受侮辱的忍耐。
是犧牲的愛。愛一定是要付出犧牲的,被我們感動的也正是這種心甘情愿的犧牲。犧牲也是因為愛,沒有愛何來犧牲的勇氣和愿望?
圣經哥林多前書13章,是上帝教給人類愛的方法。讓我們背誦下來:
愛是恒久忍耐,又有恩慈;愛是不嫉妒;愛是不自夸,不張狂,不做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處,不輕易發怒,不計算人的惡,不喜歡不義,只喜歡真理;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。愛是永不止息。(哥林多前書 13章)
有一種活法叫心甘情愿,就如同耶穌心甘情愿地幫助人,拯救人,心甘情愿地被釘十字架。心甘情愿流盡鮮血痛苦死去,全因為愛。